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招生培养» 培养工作

招生培养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一)学科概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也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论对社会实践,还是对哲学社会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给予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理论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
    2006年3月我校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并于2007年正式招生。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两个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素养,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研究与写作能力,成为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和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历史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同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多样性和生动性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一般性同特殊性的关系。它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并且把这些科学成果用于指导我国的社会实践,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基本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了解和掌握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及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及所形成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历程和贯穿其中的基本的、一般的原理,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英语六级分数至少在400分以上(含400分)。专业学习应修最低学分为36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根据不同学科方向,公共必修课8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不低于7学分、专业必修课不低于8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9学分。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具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学科研究最新学术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善于在学术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2、学术道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生应当恪守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修身正己,忠于真理、学风严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抄袭剽窃,杜绝弄虚作假,反对一稿多投,反对粗制泛滥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养成优良的学术道德。

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按照《青海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青大校研字[25]号)执行,即硕士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小于等于15%为通过,大于15%小于25%修改后需要复检,大于25%为不通过

  •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科学研究能力

掌握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能揭示理论与实践之间、相关理论与本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理论体系内部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善于将这些联系和矛盾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在学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至少2次、累计20天、形成文字记录5000字。

     2、实践能力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原则上至少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作者单位署名为青海大学且为第一单位。

    3、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基本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无障碍地与其他研究者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具备简明、清晰、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的能力;另一方面,具备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项目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

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本学科高水平学术会议;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会议和学术活动的次数总计不得少于20场次,参加国内各级各类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征文至少2次,参加国内各级各类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至少1次,能正确表达个人学术观点,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并能在学术交流中得到提高。

4、其他能力

    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等。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

(四)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1)学位论文的工作量要求:学位论文工作从论文开题开始至论文答辩完毕为止,经开题预审、开题、前期检查、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等环节,工作时间不少于20个月。

(2)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参见《青海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基本要求》。

(3)通过阅读学术文献,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来掌握本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学术文献阅读量应该在100部(篇)以上,其中近5年以内公开出版(发表)不低于60%,外文文献不低于10%。

(4)硕士生在一定的文献阅读和分析基础上,由导师指导确定研究课题。论文选题要符合学科研究方向,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应撰写不少于8000字的书面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文献梳理、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硕士学位论文构成要件包括:封面、独创性声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和作者简介等部分组成并按先后顺序排列。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

硕士学位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得少于3万字,具体行文格式按照《青海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统一要求》和《青海大学学位论文写作指南》执行。

    2、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防止低水平重复,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选题要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资料可靠,数据翔实,方法科学,格式规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